自主阅读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发布时间:2012-5-9 7:25:09 浏览次数:165

自主阅读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自主阅读指学生以自主的行为方式和认知特征而进行的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主要体现于两个层面:行为层面和认知层面。行为层面的自主强调学生对阅读过程和环节的充分占有;认知层面的自主又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在阅读时支持和调控行为自主的认知背景(包括阅读思维、方法、策略等),二是指向文本内容的认知自主,即学生对文木的自主解读(包括个性化解读、批判性解读和创造性解读)。在将自主阅读的涵义界定于两个层面的同时,我们更为关注认知层面的自主,因为只有认知层面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为的自主;否则,行为上的自主将由自觉退化为低层次的自由。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自主学习原理确定其主要程序为: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学生阅读学习材料、自读检查、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练习巩固、学生小结等环节,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给学生以指导、启发和反馈评价。这些环节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确定学习目标。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学习应达到什么标准。这些学习目标的设定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依据统一的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学习目标。

二、激发阅读动机。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可以采用阅读兴趣激发、问题情境诱导、反馈评价鼓励、设置积极课堂环境等手段。当然,培养正确阅读动机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往往不是凭讲大道理所能奏效的,积极的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木身的价值而产生学习需要。

三、学生阅读学习材料。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后,就让学生根据目标和任务进行阅读。但是,自主阅读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看看书,而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系统阅读文木,独立获取知识。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数量,合理安排自主阅读时间,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要适当的给以辅导,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知识后,让学生自主阅读。

四、自读检查。自读检查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元认知运用。它的有效形式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紧扣阅读目标或预定的任务来了解阅读掌握情况。教师在这时要及时验收自学情况,掌握学生反馈信息,鼓励学生自读,巩固阅读效果。

五、集体讨论。根据建构主义原理,学生在阅读目标指导下进行的个体阅读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有着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合作伙伴,要学会倾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识,使学生在一种自由而和谐的氛围中深入体验,畅所欲言,充分表达。

六、教师讲解。课堂讲解是一种高水平的教学,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讲解必须与自读检查、讨论交叉进行,在每一项学习任务自学、讨论后,如果发现学生没有理解掌握,教师就要进行讲解,为后面的学习扫除障碍,以便学生尽快的阅读文木获得自主阅读能力,当然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允许学生个性独特的理解。

七、练习巩固。在自主阅读过程中,练习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针对目前中、高考现状,阅读理解知识题仍是同学们主要失分之处,因此在自主阅读的活动程序中加上练习巩固这一环节,有利于突出学生把习得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或者把习得的技能进一步熟练。同时,有些学生看似掌握而实际上是机械理解,并没有真正系统深入的理解所学内容,因此还要通过系统学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八、学生小结。在完成自主阅读预先设定的任务后,指导学生掌握每一课文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由学生当堂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并把阶段知识形成逻辑结构,使之系统化,作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面对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转换课堂主体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以阅读和讨论作为组织课堂活动的主线,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式阅读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