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
发布时间:2012-12-25 16:21:46 浏览次数:232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部首。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马、小狗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识字、理解朗读、想象说话。  第二课时:写字、作业。
  课外实践:分组查找资料、办手抄报。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儿童趣味性,深受孩子喜爱,加上学习本课时,正赶上下雪,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帮助教学,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课前观察,激发兴趣,利用下雪机会,引导学生观察雪后周围景物的变化及雪花的形状,并组织学生把观察到的说一说,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识字、写字、指导朗读。识字写字都是比较枯燥的,学生普遍不感兴趣,但识字写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出示课件指导“没”字写法。结合“语文天地”小魔术来帮助学生识字,出示词卡及句条等巩固、强化识字过程。根据下雪时孩子们的愉悦心情,指导朗读第1、2句,辨别语气变化,指导朗读最后两句话。
  (三)发散思维、扩展想象。学生在学完第四句话后,让学生大胆想象:
  1.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雪地里画竹叶、枫叶、月牙、梅花。
  2.这些小动物除了能在雪地里面这样的画,还能把它们搬到什么地方去画画?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下雪吗? 雪是怎样的?
  2.老师带同学们看雪去,说说你看见雪的心情?
  3.如果你睡了一觉,早上醒来推开窗门看见了雪,你的心情怎样?会怎样喊?
  4.现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正在下着雪,有一群小画家可高兴了,他们三五成群地来到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认识这几位小画家?(课件:小动物在雪地上玩耍的动画。)
  5.好,现在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们,让我们一起学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读题)
  [由于教学对象是南方的孩子,大部分孩子没见过下雪,因此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大脑中所储存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雪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向孩子们呈现雪景,介绍本节课的小主人,这样,既培养说话能力,同时又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课文:听配乐朗读。
  2.这首儿歌好听吗? 想把儿歌读好要先把不懂的字读懂。
  3.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90页。自己读一读儿歌,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4.不懂的字怎么办?(问老师、问同学,读拼音,上下文猜字,看查字表,请电脑帮忙。)
  5.这些都是学习的好办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你不懂的字。
  6.大家把不懂的字弄懂了吗?  老师考考大家:(1)齐读认字表的字。  (2)抢读词语。(课件:这几个词语飞走了,如果你能把它读对了,它就会飞回来的。)
  7.课件:这几个词语飞回来了,谁能把儿歌读一读。(请举手同学起立读)
  [这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着眼,多让学生自己实践,所以,播放一次录音后,我就通过电子教室软件,给孩子们提供课文主菜单,鼓励学生自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弄懂不认识的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现课件)问: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生起立回答)
  观察:小鸡走过留下了什么? 这些脚印像什么?
  表达: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2.这几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指名说)(生:小鸡走过雪地,留下的脚印像竹叶就画了一幅竹叶;小鸭……小马……)
  3.如果我请小鸭、小狗、小马都来画竹叶,行吗?
  4.原来他们是这样画画的,课件出示对比图,课文里用了一句话来写,是哪一句? 谁知道?(“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5.这么多的小动物在一起,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写? 用“一群”造句。
  6.咦,青蛙可是个非常爱凑热闹的动物,今天它为什么没参加? 是不是在睡懒觉,故意不来?
  7.播放冬眠知识,让学生说说冬眠的动物还有哪些?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直观的多媒体画面,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再顺水推舟,让学生说说几位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同时通过电脑呈现脚印与图画的对比图,轻松解决教学重难点。

(四)指导朗读,熟读朗诵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真了不起。老师非常喜欢这首儿歌,每当我读这首儿歌的时候,就好像看见了这几位能干的小画家在雪地上开开心心地玩耍跳跃,小朋友们,你们说,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首儿歌?(生:高兴) 朗读时还要注意什么?(重音、停顿)
  2.小组试读,商量商量哪个地方应该停顿、读重音,用手势比画比画。
  3.出示句子: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哦,它在洞里睡觉呢。
  同学们,你们认识 “?”吗 ?有问号的句子应该怎么念? 谁来试试,请你和同学们合作,你来问,我来答。(指导学生加上动作朗读)读轻一些,别把青蛙吵醒了。
  4.请同学们带上耳机,在音乐声中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5.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朗读。
  [朗读的最高境界即为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感情朗读又反作用于课文的理解,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环节中,我采用了“教师情感的传递”这一方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再通过教师体态语言的暗示、音乐的熏陶、小组同学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能够把本来毫无生气的文字符号通过朗读折射出一定的情感光芒。]

  (五)拓展想象。
  1.下雪啦! 小动物们都来到了雪地上快乐地玩耍,现在雪地上又来了许多小动物,有…… (课件出示多幅动物及其脚印图)谁知道它们在雪地上画了什么? 小组讨论并按下列要求作诗。
                 下雪啦 ! 下雪啦 !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_____画____,____画____。
                咦,_____为什么没参加?
                哦 ,它在洞里睡觉哪。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所以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为学生提供多种动物图及脚印图,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记忆课文,背诵课文。]
  2.下雪了,下雪了,冬天变得更美了。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南方,这儿没有下雪,但是老师想问一问,你们喜欢下雪吗? 为什么?老师请同学们看看北方的孩子下雪时干什么?
  3.学了这一课,你对什么最感兴趣,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请提出来。( 雪花、动物冬眠、动物的脚印、冬天的景色……)
  4.建议:按照我们提出来的问题,收集冬天的材料,整理成一份剪贴报。
  [课外搜集资料、处理资料是本课知识的延续,在此环节中,我注意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孩子的兴趣与选择,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后反思〗

重视把学生“引入情境”,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引入美丽的雪景中,解决了教学对象极少见过下雪的矛盾。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十分重视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教师情感的传递”这一方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又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提供多种动物图和脚印图,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促进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
  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