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三为本”
发布时间:2012-6-2 19:06:26 浏览次数:203

习作教学“三为本”
 
特级教师 武宏钧

习作难教,只是相对于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比较而言的。愚以为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只要做到“三为本”:即具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的课程理念,“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操作理念,就能够简简单单教习作,快快乐乐练习作。

 

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习作教学倡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是因为习作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习作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的精神的家园,是学生人生的“史记”。他们在习作中创造并表达自己的理想、观点,在习作中不断审视自己,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我。习作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练”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小学习作“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创新生活;指导学生用五官去观察,用大脑去综合,用心去体验,用笔去描绘;帮助学生获得新体验:感情真、体验真,我手写我心;启迪学生新思维:创新思维,自由表达;教师通过有效而科学的新指导(方法新、指导细,见解新),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想象,体现个性,充满灵趣,从而为今后的人生成长打好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习作教学是演绎教学的艺术与科学的精彩世界。习作教学的艺术在于营造气氛,创造心灵的共振,拨动心灵的琴弦,做好空间的文章;习作教学的科学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做好时间的文章。倡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为了在习作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自由,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习作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验,他要利用这次机会,反映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展现自己的想象与创造,他要借这个题目,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寄托。习作教学是一种师生情感共振的生命发展的活动。在习作教学中,只有把教学目标与师生的活动完全统一起来,习作才有可能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创新的精神活动。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应有三个发展的层面。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理解,习作教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人的智慧能力。二是发展人的个性。三是发展人的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在习作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开放习作的评价理念,开放习作的评价方式,开放习作的评价过程,开放习作评价的尺子。要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让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冒尖,张扬个性,尽显青年蓬勃的个性之美。“文章不是无情物”,习作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其心灵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语言驰骋空间的大小。心灵原野越广阔,语言施展的舞台才会越大。习作是一个人生活的表达,映射着作者生活的充实与干涩;习作是一个人认识的反映,映射着作者对事物、事情的理解与见识水平;习作是一个人阅读的展现,是阅读经验积累的沉淀与倾吐;习作是一个人思维的显露,映射着作者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习作是一个人情意的投射,映射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对假、恶、丑的憎恨或真、善、美的热爱;习作是一个人思想的映照,映射着作者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在习作教学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生活体验,挖掘情感之源;感悟感动,引领情感滋生;移情体验,诱发激情迸射;激发兴趣,点拨情感交流;指导梳理,善于加工感情;自由表达,鼓励自然抒情;充溢人文,巧妙提升感情;拥抱生命,力戒假情矫情。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小学习作教学是发展生命,发展智慧,发展个性的练习过程。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习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习作的成功体验,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人生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习作,在内容上求真;以习作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习作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在教学中,注重激发情趣,引导学生体验乐趣,形成习作兴趣链,即基础习作七步循环圈:情趣促写→写而生乐→乐而需学→学而生悟→悟而生知→知而乐写→写生情趣→情趣促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必须倡导自由习作。因为写作是“自鸣天籁”,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心灵世界;应树立开放的语文大课程观,改变教师中心观,“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和终身学习观,树立以发展导评价和以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才能使习作变得富有“诗意”,饱含“情意”,体现“创意”,带有“写意”。在“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习作教学将会走向生活化、实践化、综合化、智慧化的康庄大道,其教学活动将永远是生动的、活泼的、自主的、合作的、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

 

二、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

 

“语文素养”是“习作教学”的家,应当名正言顺地重新焕发它的光彩。习作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应提倡自自然然说真话(文字需自然,不生硬,不拖拉,不生涩;感情要真实,不说假话、大话、空话;所谓“我手写我心”就是这个意思;内容要真实;抄袭当然更要不得),流流畅畅去表达(指文笔要流畅、连贯,不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要把一个意思讲明白,即所谓“文从意顺”),准准确确用词句(是指用词造句的准确,不要求语言的华丽,但求语言的准确。这是语文能力的一个基本功),大大胆胆去想象(想象要大胆、合理、有序、完整;教师切勿限制和禁锢学生的想象力,唯有放飞想象的翅膀,方有思维的灵感出现)。

 

在习作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基本内涵应有五点:一是培育语言素养。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并在准确掌握的情况下能灵活运用;指导学生具有谴词造句的能力,能用准确、生动、丰富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阅读和鉴赏时,能体会和感受到别人语言的精妙之处,并能透视其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自己写作时,随心所欲地调动你的语言储备,并尽可能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意味;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分析比较,不断地借鉴吸收,不断地加以实践运用。二是提升文化素养。教师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细致、具体,又要大胆取舍,一切视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定。对于在习作中你所涉及到的一切重要的文化典籍,一些重要的器物文明,一些文化的价值体系,一些民族的审美心理等,都在我们的视野之内。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但必须完整、准确、不能只言片语,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妄下断语。三是拓展心智素养。在习作的指导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感知的过程充满兴趣和热情;必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发现中获得更高更深的感悟;必须注意学生的认知方法,让他们以一种理性而科学的态度面对未知的领域;必须注意他们积极而健康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在为不断深化的阅读、鉴赏、审美过程中,能形成对社会人生的正确的看法;必须让他们具备一种认知能力,在不断分析、归纳、比较、综合中,形成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四是丰富情感素养。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社会人生应有的积极健康的态度;体现在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充满热情的关注;体现在学生感知领悟文本对象时,情感的正确导向。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努力使学生形成健康而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生活,看待人生,正确地把握和处理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正确地处理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培养下,形成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世界。要让学生思辨,要让学生借鉴,要让学生取舍,要告诉学生获得健康情感的途径。具有了健康而丰富情感的人,才有可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可能是对时代有所贡献的人,才有可能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五、升华审美素养。古今中外的大量的文学作品,集中而鲜明地汇聚着人类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昭示着人类丰富而细腻的审美经验。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读中学写,艺术的去感知,艺术的去发掘,艺术的去审美。老师必须做具体而精当地分析,学生才能掌握艺术审美的个性;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充满个性色彩地阅读,学生才能领略其中的独特之美;师生在对形象的结构中,完成审美的超越与升华,必须不断地进行归纳与总结,才能掌握其中的共性。学生中有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评判、鉴赏能力,学生的艺术阅读才会变得富有兴趣,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习作练习才会充满愉悦。

 

“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应有效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不能写千篇一律的习作。就是要让孩子的习作体验千变万化。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九个结合:即习作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学生情感与习作内容的结合,观察生活与习作内容的结合,评价体系与习作过程的结合,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的结合,阅读与习作的结合,展示平台与习作成果的结合,个性发展与技巧指导的结合,识字写字与习作的结合。“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实施的关键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习作练习的过程和练习方式,重心是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三、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

 

小学生只能是“习作”。习作就是学生自己学习写作、练习写作,决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小学生。因此小学习作教学应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概况出说,有三个层面:1.有效指导科学调控。在习作教学中,“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理念应体现在有效的科学指导上。科学有效的习作指导课,应该是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是有效率的课,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是有生成性的课;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是常态下的、平实的课。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促进学生情智发展。“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基本要求是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有效指导科学调控的小学习作课堂应有其具体的特征──“两大两小、四句话、四个求”。两大两小:天地大课堂,课堂小天地;生活大文章,文章小生活。四句话:情趣促文思,章法导文路,写法点文技,评法激文趣。四个求:入格求借鉴,定格求规范,变格求创新,评价求发展。2.高效课堂全面丰收。习作教学应讲究效率。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人人能写,人人会写,人人快写,人人乐写。其课堂应是高效课堂,其习作是全面丰收的习作,是教师人人会教的习作,是小学生人人会学的习作,人人学会的习作,人人成功的习作。高效指导的课堂应能开启心窍,举一反三地创新练习,是培养写作的“建筑师”而不是“泥水匠”。其练习过程中应该做到“六导六有”:教师导源→使习作言之有物;教师导路→使习作言之有序;教师导悟→使学生开卷有益;教师导改→使习作心中有数;教师导评→使习作言之有理;教师导练→使习作借鉴有法。具体地说,“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就是摄材启心窍,指导开心窍,评价固心窍。3.以练为本开启心窍。“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高效指导应能开启心窍,举一反三地创新练习,是培养写作的“建筑师”而不是“泥水匠”。其练习过程中应该做到“六导六有”:教师导源→使习作言之有物;教师导路→使习作言之有序;教师导悟→使学生开卷有益;教师导改→使习作心中有数;教师导评→使习作言之有理;教师导练→使习作借鉴有法。具体地说,“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就是摄材启心窍,指导开心窍,评价固心窍。“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习作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发展性的习作教学策略。其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习作情境(教学、生活)的充分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以达到学生在认识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习作教学的评价,要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更关注师生的自我评价,而不是他人评价。因此,“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习作教学的评价是多纬度的、整体性的,应该改革习作评价的理念和方式,实施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多维评价,多向评价,多层评价,发展评价,开放评价,从而做到以评价促开窍,以评价导开窍,人人皆开窍,次次能开窍。

 

综上所述,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只要做到“三为本”,我们就能够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的情智发展,着力于语文实践活动,着重于语言的内化进程。就能够使习作教学以人为本,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情趣激发情趣,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习作,在内容上求真;以习作促做人,在章法上求活;以习作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做到“三为本”,就能使习作教学进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的美好境界,习作教学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