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教学自主探究
发布时间:2012-5-29 10:24:49 浏览次数:135

 就阅读教学而言,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了一篇文章,假如还有一些内容学生不大懂,包括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也还有一些地方理解不了,这样的阅读能不能算成功?换句话说,阅读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让学生全懂为佳,还是允许学生有所不懂?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源于最近的一次教研活动——
  这是一节课外阅读课,执教者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共同学习了2005年度中国微型小说一等奖作品《市长扶贫》,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市里实施扶贫工程,书记市长带头确定了联系户。春节前,市长抽出时间到他负责的联系户家去。这户人家穷得家徒四壁,女主人是个哑巴,两个10来岁的孩子辍学在家,只因一个孩子动了一次大手术,花掉3万多元。市长决定带两个孩子去自己家里过年。大年初一,市长家里拜年的人络绎不绝。每有客人进门,第一眼就看到市长身边坐着两个孩子,他们几乎都条件反射似地拿出两个红包递给孩子。市长也不推辞,有时反倒鼓励孩子收下。一天下来,两个孩子各自收到红包二三十个,市长夫人清点了一下,共有人民币2.8万元。市长让司机专程把钱和孩子一起送回去。他还亲自给村长修书一封,责成他帮助孩子一家人把这些钱花在刀刃上。就这样,市长的联系户迅速脱贫。
  小说全文1500多字,教师用一节课时间进行教学,解释了重点词句,理清了基本情节,简要讨论了写作特色。课后评点时,教师们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对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小说这种文体是陌生的,接触为时过早,而且这篇小说的内容很成人化,虽然学生对基本情节能理清,但它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学生的理解肯定是比较肤浅,许多人无法完全理解的。学生对有些词句的潜在义也只能不求甚解,至于它的艺术性,学生更难以理解和消化,就是说,学生的阅读是比较粗浅的,不精致的,这种阅读教学不宜提倡。另一种观点是:虽然学生不一定能全部理解,但学生对这种文体有新鲜感,对这个故事很有兴趣,这可以从课堂表现中看出;对于故事所蕴含的内涵,也有一定的理解,虽谈不上深刻,但也没有多大偏差,这样的阅读教学应该倡导。
  争论的核心,实际上就是:阅读教学之后,学生对文本是应该达到完全理解还是可以有局部不理解?笔者的观点是:可以而且应该有局部不理解,尤其是对课外文本。
  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说,阅读教学有这样四种状态:一是零距状态:学习之前,学生对文本已经懂了或者基本懂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所含的知识与思想在同一层次上,不存在明显的距离,学习近于循环重复;二是消距离状态:学习者对文本有所不懂,通过学习研究,基本上都懂了,疑难解决了,认知提高了,距离消除了;三是短距状态:学生在学习之前,与文本有较大的距离,通过互动或教师指导,认知水平提高了。疑难解决了一些,距离缩短了一些,但仍然有不懂之处,仍然存在着某些距离;四是远距状态:学生在学习之前,与文本有很大的距离,学习时云里雾里,畏惧重重,学习之后,与文本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这四种阅读状态,哪一种状态最佳呢?毫无疑问,应该是第三种。第一种状态,读者与文本知识和水平在同一层次上,读后,没有新的拓展和提升,不读也罢;第二种状态,有距离,但教学后克服了,提高是有的,但没有形成继续思考与探究的动力,帮助是有限的,缺乏后劲;第四种状态,距离太大,即使是硬着头皮学,也收效甚微,让人得不偿失,望尘莫及,最后是失去信心;唯有第三种.本来有距离,阅读后缩短了一些,还存在一些,促使读者继
  续思考,既有收获,又有继续探究的空间,真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种阅读状态,能不断地引领读者向广度开拓,向深度推进,让人不断地领略新的意境。
  2006年第9期《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著名学者张新颖先生的一篇非常独特的演讲稿《读书这件事》,其中有一节专门谈应该看些不一定都读得懂的书,他说:“人不能老是去读自己完全读不懂的书,但也不能老是去读一读就懂的书。主要要去读的,是那些能够懂一些,但是还有一些不能够懂,能够理解一些。但还有一些超出已有理解的书。应该不断地去读这样的书,这样才能够使读书成为一个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过程。”我以为,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他说的,实际上就是第三状态。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不是也应该倡导这种状态呢?
  从现实来看,中小学的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第二状态,基本上都是以这样的标准来评价课堂教学:学生对文本是不是全部懂得了?如果学生还有某些甚至许多未解之谜,必定会给教师以责备,或斥之囫囵吞枣,或责之粗枝大叶,认为没达到应有的要求。因而,不敢大胆选择课外文本供学生阅读,更不敢作为教学内容。这显然是一种过于小心和保守的标准,它不利于探究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既然我们强调自主探究,为什么不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机会呢?教师一讲解、一指导,学生全懂了,还让他们自主什么?探究什么?再说,语文学习有它的特殊性,它是开放和灵活的,语文学习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强,这一篇文章的不懂,不会影响另一篇阅读,可以跳跃式阅读,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地自由阅读,没有多少阅读规律可言。
  阅读教学不只是为了从文本中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继续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陈景润为什么能摘下“哥德巴赫猜想”这顶桂冠,就在于他读中学时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讲了有这么一道世界难题(这道题当然连数学教师本人也无能为力),引起了陈景润的极大兴趣,难题大大地刺激了他期待突破的冲动,让他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孜孜不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不但可以教出许多不懂来,而且有时也可以讲一些连自己也不大懂的内容。当然,这不是说教师要故意设置一些阅读障碍,而是指在选择文本时,就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些因素。
  从第二态走向第三态,多多少少是对传统与世俗的一种挑战,它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勇气和胆量,需要教师有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但是,阅读教学如果真正做到第三态,那么,一定会更受欢迎,更加高效